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热点关注

雷火战“疫”力量的背后是工业互联网的敏捷型产业能力

2020-03-16 10:49:13*阅读量:1222 我要评论


导读: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火神山、雷神山等典型案例,凸显了我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敏捷型产业能力。

  【重工机械网 热点关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形势日渐向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火神山、雷神山等典型案例,凸显了我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敏捷型产业能力,为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大“战役”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火神山与雷神山建设、防疫物资供给、企业复工复产三大“战役”必将成为这场战争中值得瞩目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奇迹”的背后是工业互联网等一众数字化致胜武器的亮相与深度参与。
 
  一、火神山、雷神山“战役”中工业互联网显威
 
  1月23日武汉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火神山医院,10天后医院正式交付使用,而用时12天的雷神山医院也于2月6日验收移交。两场与时间赛跑的完胜,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下中国制造企业灵活高效的产业组织能力,更展示出工业互联网的强大力量。
 
  一是建筑信息模型作用凸显,数字化对建筑设计产生重要影响。医院设计之初,中信建筑设计院在1小时内召集60名设计人员,并联络全国数百名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师共同参与,24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60小时内与施工单位协商敲定施工图纸。BIM等数字化工具可以将预制构件更轻松地装配成传统建筑,并建立更精细和灵活的预制构件系统,实现建筑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以及三维动态的可视化管理。BIM技术的应用,是两所医院设计及后续建造和安装过程中能够开展大规模协同工作的关键保障。
 
  二是积极输出平台能力,构建面向业务和数据的服务体系将成为关键。在这场“战役”中,被频频刷屏的“挖掘机天团”尤为值得关注。树根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监测设备数据变化,保证机械的“生命体征”平稳健康,确保设备运行效率大化。中科云谷专设了“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监控维护小组,紧急、快速、就近调度百余台设备前往工地支援,通过实时在线监控,为设备的高效、连续运转保驾护航。徐工信息的汉云平台也对建筑施工企业设备保养数据及历史故障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提供精准保养提醒及设备异常恢复方案。在这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将面向特定行业特点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实时展现出来,稳步提升了平台的服务能力。
 
  三是网络和信息系统支撑有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进一步加速。战“疫”现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搭建更加彰显了“中国速度”。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电子、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等前后方企业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仅在36小时就迅速完成火神山医院5G信号覆盖,之后还交付了云资源、核心系统的计算与存储设备,并建成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启用了5G远程医疗小推车。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紫光、联想等工业互联网企业向两家医院捐赠设备,确保电路供应、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东华软件为两家医院建设了医院信息化系统,包括医嘱系统、语音辅助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26个信息化子系统。这其中,无论是“云监工”的视频直播,还是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5G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二、防疫物资供给“战役”中工业互联网助力跨界转产
 
  面对口罩、消毒用品、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柔性生产与产业链协同功能,快速扩大产能、对接原材料,实现跨界转产防疫物资,保障了防疫物资的供给。工业富联在集团龙华园区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预计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比亚迪迅速设计和制造生产设备援产防护物资,2月底实现口罩日产能500万只、消毒液日产能5万瓶。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山西侯马经济开发区对接,6天内实现日产量10万只口罩生产线的试产。中国石化基于口罩原材料资源与合作伙伴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对接,3月份日产量达到100万只。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企业跨界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并在短时间内就显示了成果。据统计,仅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有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业务,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三、企业复工复产“战役”中工业互联网支持远程协同办公
 
  工业互联网具备强大的远程协同功能,通过在线协同设计、建模仿真、物料调度、作业排产、质量管控和营销服务等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实现居家办公、在线作业。工业富联免费开放旗下“Fii*中心五大核心服务”,帮助其他工业企业用户实现线上办公与协同开发,浪潮云、用友、易安联等企业也相继上线线上协同办公和安全工作系统,帮助亿万员工居家办公、远程协作。以航天云网的航天云信为例,上线5天内累计注册用户达12.38万人,目前每天为约8万用户、过百家企业提供稳定的远程办公环境。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推出了300余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业APP,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疫情防护5大类。远程协同办公,不仅降低了企业员工的接触和流动,满足疫情防控需要,还可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雷火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多家互联网企业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优势,携手共同面对疫情挑战,不仅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作,快速跨界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而且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开展了跨行业、跨领域全面协作,保障了两大医院的顺利交付。此外,在政府的统筹引导下,企业主动参与、积极贡献自身能力,促进了疫情防控的高效协同与快速响应。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在赋能敏捷型产业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工业互联网助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作快速转产所需产品
 
  工业富联、比亚迪等企业基于其在工业互联网的布局深耕,打通了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形成强大的产业组织能力,能够精准对接上游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实现各环节的畅通,快速获取生产原材料。海尔、中国石化等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原材料与产能对接,赋能具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产能的企业,快速转向防疫物资的生产。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全面连接了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高水平对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作、快速协同,工业富联等企业快速获取防疫物资生产的原材料,实现敏捷制造和精益生产,满足防疫物资生产需求。
 
  二、工业互联网支撑产业链横向跨行业跨领域协作与融合发展
 
  从医院的规划设计,到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同步进行5G网络的搭建,再到后期IT设备的安装、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无不体现了产业链横向跨行业跨领域的协作与融合发展,而这离不开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云监工”的视频直播,两家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等场景的实现,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只是技术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跨行业跨领域的解决方案,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重要发展方向。据统计,中国全部工业门类包括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的工业企业,而每类工业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业Know-How和行业知识。要想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跨行业跨领域的能力。在医院建设这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工业模型的沉淀,将面向特定行业特点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实时展现出来,推进平台功能向工业现场的持续下沉,稳步提升了平台的敏捷服务能力。
 
  三、工业互联网引导新型产业治理能力的探索
 
  在火神山、雷神山“战役”中,自武汉市政府的决定起,各大工业互联网企业就迅速行动起来,主动参与两大医院的建设。从捐赠医院建设所需的仪器设备,到建设过程中的数据、系统等数字化能力支撑,均是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力量在发挥作用。工业富联等制造业企业快速转产防疫物资,也是为响应国家防疫物资短缺的需求,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主动释放产能,快速增加防疫物资的供给。工业互联网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开展了许多创新性应用,形成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效灵活产业组织能力。疫情防控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引导,也需要企业的主动参与,二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物资精准匹配、供需高效对接、应急快速响应等方面实现了较好的效果。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的这种新型治理模式,提高了整体防控效能,共同构成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线,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
 
  从三大“战役”中可以看出,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疫情也暴露出我国产业的敏捷能力普遍不足。一是企业数字化程度不足,缺乏敏捷组织能力,当前只有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能够快速转产市场所需的防疫物资,大量产能未能释放。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缺乏数字平台支撑,大多数生产防疫物资的中小企业没有上平台、用平台,严重制约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率。三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产业链横向协作之间缺乏网络机制,并未通过工业互联网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全产业网络,产业链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协同也很难实现,需要从部门一盘棋向产业一盘棋、地区一盘棋向全国一盘棋提升。
 
  迈向“敏捷”新常态
 
  火神山、雷神山等案例只是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的个案,整体上看,应对当前及未来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敏捷产业能力将成为新的常态需求。3月4日,*政治局常委会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经历了疫情防控的洗礼,在未来国家主导的各项重大工程建设中,应以敏捷产业能力的建设为重点,增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面对疫情,数字基础设施体现了广泛且多元的参与特点,创造了很多跨行业跨领域的相互协同场景。应加强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强试点示范、应用普及、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在全国推广普及。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于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设备、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共享,加强企业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跨领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生产运营和产业协同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生产能力。此次疫情中,三一重工等数字化水平高的企业在两大医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富联等数字化转型前列者在复工复产时更为从容。应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速推动企业开展设备联网、系统集成等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化工厂。鼓励引导重点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平台用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推广普及,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生产能力。
 
  三是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模块化建设,提升企业柔性生产能力。工业富联的快速跨界转产,让我们看到了企业柔性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模块化的,对柔性生产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基于工业互联网模块化设计出的工业制品,切换模块就可以生产另一个标准的产品。应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模块化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普及,鼓励面向不同场景开发不同的工业APP,不断丰富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提升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
 
  四是注重技术开放和协同攻关,构建工业互联网竞争新优势。医院建设期间,我们看到了各方参建者,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企业本着开放和协同的原则开展了大量工作。应持续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能力,依托平台将各类技术、数据、资源等软件化、模块化、平台化、通用化的能力,促进平台各参与方能力的快速共享、提升和变现。建立价值共创能力,构建各参与方资源开放共享、动态配置、协同协作、精准服务、价值共创的平台新商业模式,实现平台以产品和服务交易为核心,向以能力交易为核心转变。
 
  五是以大企业为引导、中小企业广泛应用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从三大案例中可以看出,中联重科、电信运营商、华为等大型工业互联网企业冲锋在前,但是对于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这样的应急物资生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开放式发展模式获得更大的价值回报。应将中小企业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主体,鼓励引导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各方共同发力,在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区域推广应用平台,以大型企业集团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用平台,平台企业应重点围绕为中小企业广泛应用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
 
  原标题:雷火战“疫”力量的背后是工业互联网的敏捷型产业能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这些制造业“身影”都在

    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但呈现出“大而不强”的态势。我国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道路相对漫长。
    2023-03-16 14:17:35
    1156
  • 满足大上行需求,5G超级上行技术来了

    5G的大上行带宽能力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存在的对于高清监控、远程操控、机器视觉等典型应用场景的需求,快速推进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为企业减少成本、提升效率。
    2022-08-03 09:44:47
    2512
  • 第四大运营商入场,5G市场迎来新增长点

    我国发布四张5G商用牌照已有三年,如今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终于入场了。中国广电的到来或许将会给通信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成通信行业的良性竞争。
    2022-06-30 16:27:39
    834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