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行业动态

政策红利一波接一波,充电桩行业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

2022-09-01 14:30:12智慧城市网整理阅读量:340 我要评论


导读:进入2022年以来,国家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红利一波接一波,推动充电桩市场进入加速放量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不断提升,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推广及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叠加政策红利,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
 
  2015年,《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首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标志着国家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随后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在居民区、办公区及公共区域充电桩的建设。
 
  进入2022年以来,国家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红利一波接一波,推动充电桩市场进入加速放量期。
 
  8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并对公路充电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都作出了具体安排,进一步保障公路沿线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7月7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开展光、储、充、换相结合的新型充换电场站试点示范。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交通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省级和市级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编制要求,明确了城市公共、县城和乡镇、高速公路、单位和园区内部等各类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河北、广东、浙江、湖北、苏州、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密集出台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如北京提出力争2025年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换电站310座;上海计划2025年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重庆规划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23万个;河北省明确公用充电桩累计达10万个目标,市场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与充电桩总量的车桩比高于3.5∶1。
 
  从各省市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制定的发展规划来看,各地方政府以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发展思路围绕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拓展充电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推进新能源与“新基建”协同发展等方面布局。
 
  如近期印发的《苏州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20万个,满足38万辆左右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使全市车桩比达到2:1左右,该规划预计完成充换电设施建设投资约60亿元,带动电动汽车行业产值约800亿元、动力电池行业产值约300亿元。
 
  结语: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充电桩市场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随着国家及地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逐步落地,充电桩新技术、新模式也将加快落地和应用,一个2000亿元的充电桩蓝海市场正蓄势待发。
 
  原标题:政策红利一波接一波,充电桩行业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